立即下载
古老的“女红文化”——苗绣
2019-10-17 10:57:47 字号:

  苗族刺绣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苗族民间妇女中流传上千年的“女红文化”,每一件古老的苗绣作品中都暗含有一个历史故事或传说,它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深含有苗族传统文化精髓;它既是民族情感的真挚表达,又是苗民生产生活或爱情的生动展示。据说这种“女红文化”最初是从纹身和织花带演变而成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湘桂边界的城步苗族先民因战乱分批迁徙到“五溪”地区定居时,常遭到深山老林的毒蛇伤害。开始时,男人们为了生存而避免遭蛇咬,用木刺或竹刺在身上刺破皮肤,涂以朱砂或其它染料,形成蛇状保护色以护身。但这种原始的保护色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人们照样常遭毒蛇追咬,且纹身绘图的过程十分痛苦。而女人却不方便在身上纹身绘图。有一位聪明的苗姑从毒蛇不伤同类的事实中得到启发,她在闲暇时用五颜六色的彩线织成一条长短大小与蛇相似的五彩花带,平时缠在腰间作装饰,进山劳作时若碰到有蛇拦道就将花带解下,握在手中作蛇行状不停地摇晃,蛇见了晃动的花带以为是同类,就不去伤害她。苗姑将这一发现速传于众人,于是大家争相效仿,遭蛇伤的人数果然迅速減少。于是,苗姑们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普遍学会织花带。花带以提花技法进行编织,其图案有花条纹、梨花纹、蕨苔纹、马头纹、陀螺纹、浮萍纹和几何纹等十余种。后来在织花带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技巧后慢慢地演变成苗族刺绣。这与汉代古籍中记载南蛮“断发纹身,以示与龙蛇同类,免其伤害”的形情基本相似。

  由于地域不同,文化有差异,苗族刺绣作品的风格也不一样。城步苗族民间的苗绣艺术开始流行时主要用于服饰,后来逐步扩展到枕套、椅垫、鞋垫、鞋面、腰带、童帽、背带与窗帘等各种日用品中。优秀的苗绣作品多以山水、花卉、鸟兽、鱼虫及果品等为素材,并寓以吉祥之意,巧妙地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充分表现了苗族妇女们向往自由繁荣、子孙繁衍的理想世界及自己的聪明才智。苗绣作品往往根据具体的绣饰对象,对源于生活的艺术内容进行大胆的夸张,错落有致朴实华美,刺绣者常对作品中的有关细节进行艺术修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以适合苗族人民的审美心理和寓意需求。她们绣出的每件作品不仅寓意深长,而且精妙绝伦,巧夺天工。例如:用莲花与鱼绣成“莲(连)年有鱼(余)”;用喜鹊与梅花绣成“喜上梅(眉)梢”;用蝙蝠与鲜桃绣成“多蝠(福)多寿”;或鸳鸯戏水,或龙凤呈祥,或金鸡报晓,或彩蝶恋花等。苗绣作品在配色上喜欢颜色鲜艳、光彩夺目,强调色彩和谐,素雅中见多彩,华而不俗;多数作品构图明朗,朴实大方,色彩艳丽,且素而不简;色彩艳丽但不媚俗,形象奇特但不怪异,构图丰滿但不零乱,其奥妙在于用大面积的蓝黑色或红色作衬,形成视觉中心,使人产生艺术形象空间分割的视觉幻象,这就是湘桂边界的城步苗族刺绣给人们的总体印象。这里的苗妇们绣宗教神像栩栩如生,形象威武,气势逼人。如苗族民间的“吞口神像”多用枫木或樟木雕刻而成挂在大门上方用于避邪,但有些妇女别出心裁,大胆地用粗线与细丝搭配绣成长30厘米、宽20厘米具有立体感的“吞口神像”。据说刺绣“吞口神像”的目的是记述历史人物,暗示苗族的远祖蚩尤永远存活在苗民心中并护佑着世代苗民子孙。“吞口神像”嘴露獠牙,头上长角,眼球暴突,用红、黑、兰、白、金五色彩丝绣成。该神像基本成对称几何图案,看起来面目狰狞,其实代表正直无私,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等特征,具有震撼鬼神的气势。“吞口神像”显现了图腾崇拜的风格,这类作品是苗绣中的精品,一般秘不示人,平时收藏在暗处,只有去那些煞气重、常闹鬼怪的地方做事或劳作时才悄悄地带在胸前以镇鬼避煞,它既能避凶驱邪,又暗含不忘苗族远祖的寓意,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苗妇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激起一层层文化波,载着基因密码传承到今。

  苗绣的针法有平绣、瓣绣、绉绣、缠绣、卷绣、破线绣、压线绣等十余种,纹饰有回字纹、鱼眼纹、方格纹、席纹、浮萍纹等十余种,这是传承上千年的苗绣技巧精华。苗妇们在从事刺绣时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绣花必先绣花芯,再绣花瓣、花叶和茎;绣鸟鹊先绣嘴,再依次绣脖子、翅膀、肚、尾脚和眼。苗绣的总体风格构图匀称,丝缕分明,绣动物健壮雄伟,生气勃勃;绣花卉清秀艳丽,严谨和谐;绣门帘窗帘上的作品精巧淡雅,制工细腻,而瓣绣、卷绣和绉绣像浮雕一样富有立体感,古朴深厚而粗犷饱满。苗家姑娘一般在十岁左右就在长辈的带动下学习刺绣,初学时用棉线与麻布等粗糙原材料,作品取材于对称的简单几何图案,待逐步熟练后才绣花鸟鱼虫等复杂图案。苗家姑娘出嫁时,刺绣一件苗绣作为嫁妆,往往要花费十个月左右的时间。由于大苗山地势偏僻,苗族社会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苗族民间与外界交往极少,很难吸收外地先进文化,故苗绣艺术停滞不前。“改土归流”后,明清统治阶级采取暴力扼杀民族文化,使苗族民间这种传统刺绣工艺难见天日,更无法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解放后,由于长期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苗绣作品一般是民间自绣、自用、自赏,即使是精品也不愿意投放市场,故苗绣作品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精品极少,在刺绣技术上停步不前,从而限制了苗绣作品在艺术上的发展与提高。通过历次政治运动破“四旧”,使古代流传下来的苗绣作品极少,没有人敢学习刺绣,也不愿意学习刺绣。如今,年青的苗家妇女纷纷出远门务工挣钱,在家务农的年青人越来越少,她们也不愿意学习这门古老的技术,使苗绣艺术后继无人,因此,传承和保护这项传统民族艺术显得极为重要。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又受到外来新潮服饰的猛烈冲击,苗绣艺术曾经一度退出历史舞台,掌握苗绣刺绣艺术的老年人也存世不多,有些苗绣精品只珍藏在民俗学者手中。为了抢救挖掘和传承苗绣文化,提高苗绣的知名度,进入新世纪后,城步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安排专人赴五团镇腊里村与长安营乡一带深入苗族民间调查,并整理资料准备将苗绣艺术申报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年的宣传与发动,苗族民间一些有远见有文化的青年妇女看到了苗绣的前景与希望,下苦功向老一辈的苗妇学习刺绣,挖掘刺绣艺术,终于涌现出一批苗绣艺术爱好者,并刺绣出一批优秀作品走向市场。2011年6月,城步第一件苗绣作品《丰收年年》参加第四届中国(莆田)工艺品博览会展出获“百花奖”铜奖。2012年6月,城步五团镇腊里村苗族妇女伍前金刺绣的苗绣作品《五神鸟》在第四届湖南省工艺美术精品大赛中获铜奖,她将这件获奖作品出售后获人民币8000元,使人们看到了苗族刺绣的灿烂前景。2015年,伍前金刺绣的苗绣长卷《城步苗族生活风俗图》在参加中国湘绣文化艺术节暨湖南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工艺美术大赛中获金奖。该苗绣作品被湘绣工艺专家誉为苗族版的《清明上河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人类的文明其实是多种文化综合的积累。苗族妇女中流传的“女红文化”也是一样,它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下通过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和不断传承发展中形成的。苗族民间的“女红文化”包括绣鞋垫、绣花边(衣裤边的梅条)、绣围裙、围巾等简单基础工艺,这些虽然都是苗绣的基本功,但是,它同样是苗族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美艳的奇葩。苗家姑娘是否心灵手巧,是否聪明能干,只要观看她的刺绣作品就可以估计得八九不离十。所以在苗区人们常常以刺绣工艺水平的高低来评判她们的聪明程度。但是,要在一块面积较宽的丝绸布上用多种彩丝线绣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图案,难度却大多了。一般要具有十年以上的“绣龄”,有扎实的基本功才敢绣高档的苗绣作品。兴建苗绣加工厂是一项极有发展前途的民族朝阳产业,城步县妇联或残联若牵头每年举办两期以上刺绣培训班,用师带徒、老带少的办法培训一大批妇女从事刺绣加工业,将使许多妇女实现在家中“就业”,农忙务农,农闲刺绣,这样,既能有效传承苗族民间流传上千年的刺绣,使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大放异彩,又能使广大各民族妇女走出一条投资少、利润丰、见效快的致富之路。经过业务培训后的各民族的妇女们将用自己的巧手绣出一片崭新的天地,绣出光明的前景,绣出小康生活,绣出民族振兴发展梦,使古老的苗族女红文化冲出苗山大放异彩。

 

  

 

  投稿邮箱:红网城步分站 chengbutongxun@163.com   QQ 群号:361945576

  【责编:安娜】

来源:

作者:杨盛科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