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启动以来,白毛坪乡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按照“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文化强乡、产业富乡、生态立乡”为目标,不断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四联”“四路”活动,使党员服务群众变“无形”为“有形”,变“一时”为“随时”,拓展了农村党组织服务功能,实现了党员对群众的贴近、贴心服务,密切了党群关系,架起了一座顺畅的党群“连心桥”,汇集民智共筑致富路。
党委联支部,定发展思路。
该乡党委班子成员采取“一联N”的方式,一个党委委员联系2-4个村党支部,对全乡28个村党支部实现联系全覆盖。每个党委委员立足乡情,从全局出发,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帮助联系村拟定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子。要求联村领导一是对所联系村要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准确掌握工作实际,通过调查,了解民情民意,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为开展工作、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第一手资料,增强做好工作的针对性。二是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及时、准确地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宣传教育,为基层群众答疑解难,解决政策梗塞问题,为经济快速发展,创建和谐文明社会做好服务。三是要根据各自联系村实际,经常深入所联系点指导工作,了解情况,提出要求,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并积极帮助联系点找差距、理思路,帮助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四是要把为民、为基层办实事作为联系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重点抓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尤其是做好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处理。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列出解决的时限,条件不具备的逐步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讲明原因。
支部联小组,找发展门路。
如何发挥好党支部“上传下达”的作用,关系到党能否有效地实施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去贯彻、去落实、去执行。该乡采取每个党支部支委成员“一联N”的方式联系4---8个党小组。一是联系农村党员。把党员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党的方针政策在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农民群众反馈的建议,通过党小组集中起来,反映到党支部,使党支部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情绪,听到农民群众的呼声,知道农民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上级下达和部署的任务。通过党小组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教育,解决难题,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从而为农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三是团结农民群众。村党支部通过党小组把广大党员和农民群众紧密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凝聚力量,形成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该乡28个行政村党支部,以村为单位,全乡共成立了 85 个村民党小组,每个党小组推选一名党员任小组长。每个村委会成员分组联系本村各党小组组长,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惠民、帮扶政策,召开民主生活会,结合各村党小组从群众中调研到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为该村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村、组强强联合建立产业基地,共同寻找发展门路。
小组联党员,寻致富出路。
该乡强化党小组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功能,采取每个党小组“一联N”的方式联系4---10个党员。把党员组织起来,并通过党小组将党员的兴趣点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群众企盼的兴奋点紧密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党小组设置原有模式,创新活动载体,真正使农村党员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增强党性观念,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首先,规范和创新党小组的设置。推行“三个依托”创新党小组设置。即:依托农村专业协会设置党小组,把协会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的优势与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小组与协会、协会与农户实现互动双赢;依托农业示范服务基地设置党小组,在符合条件的示范基地设置党小组。通过发挥示范服务基地党小组的作用,把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党员教育活动的阵地、致富能手帮带的园地、农民群众致富的“田地”;依托功能作用分类设置党小组,对产业分布不明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尚未建立专业协会和示范基地的地方,在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基础上,依托功能作用分类设置农贸市场管理、林业管护、计划生育、民事调解、安全稳定、水利建设、咨询服务等党小组。目前,该乡成立党小组85个。
其次,充分发扬民主,选好配强农村党小组长。为选好配强农村党小组长,该乡充分发扬民主,做到“三个当”,即在以专业协会为主的农村党小组中把技术强,信息广、头脑灵的党员推选为党小组长;在以基地设置的党小组中把有技术,有信息,示范作用强的党员推选为党小组长;在以功能岗位设置的党小组中把群众基础好,懂政策、关心公益事业的党员推选为党小组长。
再次,创新载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党小组长作用。该乡实行五个“五带先锋”工程为载体,要求农村党小组做到带领实现村级党组织决议,带领村组发展生产,带领群众整治村容村貌,带领村组自我管理,带领村组移风易俗;村级党组织书记做到带头发展生产力,带出一支强有力的村干和党员队伍,带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带头搞好村民自治,带头为群众办实事;党小组长做到带头完成任务,带头发展生产,带头搞好村组精神文明建设、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农村党员做到带头执行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带头改善村容村貌,带头遵守法规做树立新风尚的楷模。
通过党小组开展工作,促进了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是有效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通过开展农村党小组活动,使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地发挥,较好地解决了组织工作与农村中心工作两张皮的问题,构建了党员队伍建设的良好机制,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促进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二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广大党员通过开展“岗位争先锋、生产争效益、农村争致富”等活动,树立了良好形象,促进了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受群众好评;三是促进了经济发展。活动中,广大农村党员根据市场需求,立足区位优势,积极选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种植项目,带动群众选上致富项目,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承担了风险,趟开了路子,拓宽了增收渠道。
党员联群众,走小康之路。
该乡建立"1+N"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联系6---10户左右群众。通过扩散式的联系方式,使每个党员都有固定的联系服务对象。松散的群众被重新组织起来,村级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有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落实到了家家户户。
该乡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参与社会管理作用,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在农村实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方式,设定联系内容,强化监督考核,拓宽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科学分类联系。要求每位有能力的农村党员,采取1+N的形式联系农户,通过面对面交流、走访等方式,定期、不定期与联系户沟通联系,保证农村每户群众家庭都有党员对接联系。同时,将党员分成四类进行联系:党员干部带头参加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具体联系10户以上群众;无职党员以自愿联系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每名党员联系5户以上其住所周边的群众;外出党员通过组织指定和自愿联系方式负责联系打工地附近的本乡本村群众;年老党员根据自身能力和身体条件,自主选择联系群众的方式,着重发挥好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的角色作用。
设定内容联系。要求农村党员围绕乡、村中心工作,结合实际自觉联系群众,主动当好“五员”:一是政策宣传员。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引导群众遵法守纪,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群众法纪观念,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二是民情联络员。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倾听群众诉求,向村党组织反映群众意愿,并向群众及时反馈意见建议落实情况。三是矛盾调解员。积极化解邻里日常矛盾纠纷,注重心理疏导,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营造和睦友善的邻里关系。四是民生帮扶员。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注重关心群众生活,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文明传播员。积极参加和引导群众参加环境治理、文明村庄和水利、道路等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并积极支持、配合村“两委”工作开展。
白毛坪乡开展“党委联支部、支部联小组、小组联党员、党员联群众”四联活动,层层联系、上下互动,助推群众探索致富之路。目前,白毛坪乡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适宜的经济作物,该乡种植水稻9132亩,油菜、马铃薯3200亩、蔬菜瓜果2800亩,种植红茄等延季蔬菜500多亩。加大畜牧养殖业发展力度,新增土鸡养殖6000只,发展优质山羊1000余头,牲猪4000头,新增网箱鱼60余口。大力发展优势林产业。造林4300亩,其中油茶林800余亩。新建大阳村油茶林育苗基地,共育苗200多万株,扩大苗乡梨种植面积近300亩,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60元。
来源:
作者:通讯员 周国华 肖小英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cbnews.gov.cn/content/2014/05/04/9475231.html